来凤野生龙须藤茶介绍 :口感及功效介绍
2020/09/01 19:47:57

西晋人撰写的《荆州土地记》云:“武陵七县酉溪茶最好。”酉溪就是现在的来凤。来凤一带的藤茶因独特的生长环境而品质奇佳,格外受到垂青,迄今来凤民间仍流传着“清江的水,容美司的茶”的说法。
来凤藤茶的种植有一套严密的方法,说来事出有因,与来凤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位藤茶大师有关。公元1560年前后,恩施的土家族出现了一位大诗人, 曾被文坛喻为“陶潜风骨”,其诗冲融大雅,文采斐然。这人是谁呢?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容美土司田世爵的六子田九龄。
说起来凤藤茶大家可能并不是很清楚,但是要是说“龙须茶”,大家可能就比较了解了,其实,这是一种茶的两个名字。
来凤藤茶起源于湖北恩施的来凤地区,这里的景色秀美,气候宜人,十分适合茶类种植,据了解,这种茶的气味甘甜,入口清新,沁人心脾。很多人可能会质疑藤茶的味道,事实上,这种茶的口感确实以苦涩为主,但是细细品味就会发现,来凤藤茶的甜味会留在舌尖上迟迟不会退散,持久,清甜才是来凤藤茶的魅力所在。
田世爵去世后,其长子田九霄袭任王位。历史记载田九霄富有才干,在田世爵率领土家军队进行的抗倭战争中,协助父亲立下汗马功劳,深受田世爵器重。但他好猜忌别人,生怕别人夺了他的权,而且心狠手辣,不念亲情,他的五弟田九璋就是因为不服被他杀害,才华横溢的田九龄自然也受到田九霄的怀疑。田九龄热爱文学,对权利之争毫无兴趣,关系一向很好的五哥被大哥杀害,他一方面悲痛万分,另一方面对大哥的作为感到心寒和恐惧。为了避祸,显示他对大哥的权利没有威胁,他远离王城,四处游走,远达兰州、凉州、塞外、辽东等边远地区。后来隐居于来凤山中酉水河畔的仙佛寺,浸淫于种藤赋诗,留下大量有关藤茶的诗句,并成为土家族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。

田九龄在那里与僧侣一道,早晚种花侍茶,品水煮藤,将王图霸业尽藏于一壶之中。他写下:“头茶苦,二茶涩,三茶好喝无人摘。”将青云之志寓于茶事之中,且在茶事一途上走得越来越远,最终成为一位“藤茶大师”、“勾藤圣手”,对于改进藤茶种植技术做了极大贡献。
田九龄对藤茶生产、加工、饮茶都非常了解,原因在于他曾经亲自耕地种茶。在仙佛寺期间,他手植的茶园除了供应本寺院茶僧茶礼之用外,还有一部分则供给自己的开支,成为“寺院经济”的一部分。他的《仙佛寺居寄长兄容美土司王》一诗中写道:“日落露凝青芽老,寺前人稀紫藤多。方丈室内一茗客,存此天香候兄至。”

田九龄的文章中对藤茶种植的环境、茶理、气候、采摘、炒制、煎饮都作了全方位的描述,用功之深,在藤茶史上独一无二。后世农业科学家通过他遗留下的资料,并加以改进,特制订了种植大师级藤茶的地理条件:
选地:必择阴蔽度中等的林间或灌木丛以及林间套作为主,土壤母质为沙质页岩,
有机质要求在1.5-2.0%以 上,酸碱度在5.5左右,海拔800-1500米,湿度较好;
选苗:藤茶种苗必选健壮、根系发达,高度为15--20厘米的一年生无性繁殖苗;
打窝:要求炼山、整地、打窝,每亩地按栽培密度打窝,畦宽1.2米,畦高30厘米,每亩打窝1100个左右,
每窝30×30厘米,深度在40厘米左右;
施肥:亩施生物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(肥料为猪、牛粪、枯饼或杂草),不施化肥;
回填:在施肥后必须进行回填,回填的要求是垒成瓦背形;
植苗规格:亩载藤茶不得超过1100株,并选择无虫无病的壮苗。
由此可知,田九龄正是通过自己种植的藤茶园,对茶事全过程了如指掌,他不但是像茶圣陆羽一样的“茶文化大家”,也是像吴觉农一样的茶学科学家,是古今以来当之无愧的“藤茶大师”。田九龄毕其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宜昌经济之窗|宜昌商网|三峡商网|宜昌人|宜昌社区信息www.110yc.com 电脑版
Powered by iwms